川妹的生活记录
家是玉麦,国是中国!将近一半的领土被印度侵占,一位藏族老人,带着两个女儿,拔掉印度国旗,34年守护中国1987平方公里国土!
玉麦在哪儿?在西藏山南地区的群山里,地图上看像片孤零零的叶子,被雪山裹着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全乡就三个人——老人桑杰曲巴,还有他的两个女儿卓嘎、央宗。路?没有正经路,翻雪山得踩冰碴子,夏天融雪时,溪水流成河,连马都得绕着走。
桑杰曲巴年轻时是乡干部,后来乡亲们嫌这儿太偏,陆续搬去了山外,就他没走。有人劝他:“就三个人,守着啥?”他指着远处的山:“山是中国的山,水是中国的水,人走了,地就成别人的了。”这话他跟俩女儿说过无数遍,卓嘎记事起,父亲总背着青稞面,揣着五星红旗,往边境线走。
印度兵来过。有回他们在争议地界插了面国旗,桑杰曲巴瞅见了,揣着把小铲子就往那儿赶。卓嘎怕他出事,跟着跑,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,父亲的鞋窠里灌满了雪,却走得飞快。到了地方,他没说话,蹲下身就挖旗杆,印度兵在对面喊,他也不理,硬是把那面旗拔了,再把自己带来的五星红旗稳稳插在石头缝里,直起腰时,哈出的白气混着红脸蛋,像团跳动的火。
34年,光这样的“拔旗”就有好几次。更多时候是巡逻。父女仨背着帐篷,走一段插个界碑,界碑是石头刻的,上面凿着“中国”俩字,风雨磨得模糊了,就再凿一遍。有年冬天,桑杰曲巴在雪窝里崴了脚,卓嘎背着他往回走,雪没到膝盖,走一步滑半步,父亲趴在她背上还念叨:“明天得去看看东头的界碑,别让风刮倒了。”
日子苦吗?苦。冬天没柴烧,就捡牛粪;青稞不够吃,就挖野菜掺着煮。卓嘎和央宗没穿过新衣裳,衣服补丁摞补丁,却总把五星红旗洗得干干净净。有回邮递员翻山来,带了张报纸,上面说国家知道了玉麦的事,桑杰曲巴捧着报纸哭了,不是委屈,是觉得“咱没白守”。
后来卓嘎成了家,丈夫也留了下来;央宗嫁人,把女婿也拉进了巡逻队。再后来,政府修了路,盖了新房,搬来不少乡亲,玉麦乡终于有了烟火气。可桑杰曲巴走了,走前他拉着卓嘎的手:“旗,要一直插下去。”
现在卓嘎是乡支书,姐妹俩还在巡逻。有次记者跟着去,见她们在界碑旁系哈达,红哈达配五星红旗,在雪山下亮得很。卓嘎说:“父亲说家是玉麦,国是中国,守着家,就是守着国。”
哪有什么理所当然的领土?不过是有人把“中国”俩字刻在心里,用一辈子的脚步,在雪山间踩出了边界。34年,三个人,1987平方公里,这故事里藏着最沉的家国分量。
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