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夜盛君
1962年,近1/2被印度侵占,3个人为国守边,一人胜似千军!藏族老牧民带着两个女儿将5千米山头上的印度旗帜全部拔除!他们的坚守看哭了无数人。
那会儿的玉麦乡,说是乡,其实就桑杰曲巴一家3口。西藏山南隆子县的高原上,海拔3000多米,空气薄得像层纱,走快两步都喘。国家让守边,桑杰曲巴当了乡长,上任第一天,他牵着牦牛,身后跟着大女儿卓嘎和小女儿,望着被印度人插了三色旗的山头,闷声说了句:“咱的地,不能让外人插旗子。”
山风刮起来跟小刀子似的,雪片子打在脸上生疼。桑杰曲巴带着女儿们翻山,积雪没到膝盖,每走一步都得拔腿,牦牛呼哧呼哧喘着,蹄子在冰面上打滑。看见山头上那根三色旗的杆子,桑杰曲巴把牦牛拴在石头上,让女儿们在背风处等着,自己爬上去。手冻得跟胡萝卜似的,掰那旗杆时,指关节咔咔响,硬是把旗杆连根拔起,往雪地里一扔,从怀里掏出叠得方方正正的五星红旗,那是妻子连夜用藏布缝的,边角还绣了朵格桑花。他把旗杆往石缝里一插,又用石头垒了圈,红旗下,老牧民对着雪山磕了个头,那背影,比山还稳。
日子就这么过,白天放牧,晚上轮流守着那杆旗。玉麦一年大半时间大雪封山,粮食得提前背,桑杰曲巴的妻子背着青稞爬雪山,半路病了,雪太大出不去,没等到开春就走了。小女儿心疼阿爸,抢着背粮,一场暴风雪里掉进冰窟,再也没上来。卓嘎抱着妹妹冻僵的手,眼泪刚流出来就冻成了冰碴子,桑杰曲巴啥也没说,第二天照样牵着牦牛出门巡边,只是背影更驼了些。
后来卓嘎接了乡长的担子,那年她才20出头。妹妹央宗跟着她,姐妹俩把阿爸的牛皮本子翻得卷了边,上面记着哪个山口有界碑,哪片草场是祖辈传下来的。卓嘎学阿爸的样,在每个巡过的山头插红旗,遇到印度人偷偷来插旗,她不吵不闹,上去就拔,对方要是凶,她就把阿爸留下的旧鞭子往石头上一摔:“这是中国的地!”
1996年,终于有两户人家搬来了玉麦,全乡从3个人变成7个人。卓嘎把新来的老乡拉到红旗下,指着雪山说:“咱玉麦人,第一事是守边。”她教大家认边界,用红漆在石头上画中国结,孩子们跟着学升旗,小脸蛋冻得通红,唱国歌却扯着嗓子。2001年公路通了,柏油路面光溜溜的,桑杰曲巴摸着路面哭了,他说这辈子就盼着玉麦人能走出去,能看上病,现在都有了。
如今的玉麦,房子一排一排的,有学校有诊所,手机能刷抖音,孩子们穿着校服在国旗下敬礼。卓嘎和央宗老了,可每天早上,还是会牵着孙子去看红旗。游客来参观,姐妹俩就讲阿爸拔旗的故事,讲那面补了又补的五星红旗,讲“家是玉麦,国是中国”。有人问卓嘎后悔不,老太太指着山头上的红旗笑:“你看那旗子飘着,就知道值。”
信息来源:澎湃新闻——【党史学习教育】数风流人物·卓嘎、央宗姐妹:家是玉麦,国是中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