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是玉麦,国是中国!藏族老人拔掉印度国旗,捍卫领土,近半领土被侵占的壮举震撼人心

山南 更新于:2025-08-12 09:09
  • 猪猪159159
    家是玉麦,国是中国!将近一半的领土被印度侵占,一位藏族老人,带着两个女儿,拔掉印度国旗,34年守护中国1987平方公里国土!

    玉麦乡坐落在西藏山南市隆子县,藏语里意为“大药材滩”。这里四周被雪山环抱,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,全年有近半年时间被大雪封山,最低气温能降到零下30多摄氏度,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乡之一。

    上世纪60年代,玉麦乡曾有过十几户人家,但因环境恶劣、交通闭塞,陆续有人搬走,最后只剩下桑杰曲巴一家。

    桑杰曲巴是土生土长的玉麦人,1959年起担任玉麦乡乡长。看着乡亲们陆续离开,他没走。

    有人劝他:“这里连吃的都难运进来,守着有啥意思?”他总是说:“玉麦是中国的土地,我们走了,这块地就没人管了。”从那时起,他带着妻子和年幼的女儿卓嘎、央宗,开始了漫长的守护。

    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格外清苦。没有商店,没有学校,甚至连烧火的柴都要从几公里外的山林里背。

    桑杰曲巴白天带着女儿们放牧,羊群走到哪里,他们的脚印就印到哪里。这些脚印,不是简单的足迹,而是在划定的边界线上留下的标记。他常对女儿们说:“放牧就是巡逻,羊走到的地方,就是我们中国的地方。”

    上世纪80年代,印度方面曾在玉麦乡境内的一些区域非法设立界碑,甚至插上国旗。桑杰曲巴发现后,气得浑身发抖。

    他带着卓嘎、央宗,扛着铁锹,一步步走到那些地方。面对对方的阻挠,他没有退缩,用不太流利的汉话反复说:“这是中国的地!”硬是亲手拔掉了那些外国国旗,推倒了非法界碑,再把中国国旗牢牢插在土地上。

    有一次,大雪封山三个月,家里的糌粑快吃完了。桑杰曲巴让女儿们守着家,自己踩着齐腰深的雪,徒步往几十公里外的县城赶。

    走了三天三夜,饿了就抓把雪咽下去,脚冻得又红又肿,终于背回了一小袋糌粑。他说:“人能饿肚子,国家的地不能没人守。”

    卓嘎和央宗从小跟着父亲在雪山里长大,没上过像样的学,却把“守护国土”四个字刻进了心里。姐姐卓嘎16岁就跟着父亲巡逻,妹妹央宗稍小些,却也能熟练地辨认边界线上的每一块石头。

    有次巡逻时,央宗不小心掉进雪坑,卓嘎费了好大劲才把她拉上来,两人冻得说不出话,却还是坚持走完了当天的路线。

    1988年,桑杰曲巴的妻子因病去世,家里的重担全压在他和两个女儿身上。

    卓嘎那时已经结婚,丈夫主动提出搬到玉麦,和她们一起守着这片土地。央宗后来也成了家,丈夫同样选择留在玉麦。一家人,用最朴素的方式,延续着对国土的守护。

    日子一天天过,桑杰曲巴的背越来越驼,走路也越来越慢,但每天早上,他还是会让女儿们把国旗升起来。看着国旗在雪山间飘扬,他就觉得心里踏实。

    他常对孙辈们说:“玉麦再小,也是中国的一块地方;我们人再少,也要守住这块地方。”

    随着国家对边疆地区的重视,玉麦乡的条件慢慢好了起来。

    2011年,政府修通了从县城到玉麦的公路,结束了这里不通公路的历史。2016年,村里通了稳定的电,孩子们有了新学校,卫生院也建了起来。陆续有其他村民搬回来,玉麦乡的人口渐渐多了起来。

    2018年,桑杰曲巴老人走完了他的一生,享年84岁。临终前,他拉着卓嘎和央宗的手说:“你们要接着守下去,别让这块地丢了。”

    如今,卓嘎和央宗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,依然每天带着家人巡逻放牧。她们的孩子也长大了,跟着母亲们一起,在雪山间留下属于新一代的足迹。

    玉麦乡的国旗,每天都会准时升起。

    那抹鲜红在皑皑白雪中格外醒目,像是在告诉每一个人,这里有人守着,这里是中国的土地。

    信息来源:新华社报道《玉麦乡:三代人守护国土的故事》、《西藏玉麦:家是玉麦 国是中国》等公开资料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